人文地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网站 >> 教学教案 >> 正文 本站永久域名http://rwdl.snnu.edu.cn        现在的时间是:
正文浏览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2/12 点击:

 

教学目标:

掌握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与本土化;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人类作为一个独特的生物种在地球上生活已有300 多万年了。但是在古代全球人口增长是很缓慢的,愈到近代人口增长愈快。在最近三百年来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更为迅速。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对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

土地资源在人口的压力下,不仅后备资源短缺,更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退化。随着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及过度的垦殖,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极大地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

由于世界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极不平衡,有些地区有时候水资源非常丰富,甚至出现洪水;而有的地区水资源却异常缺乏,用水极为困难。此外,由于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造成局部地区缺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导致可用水量减少,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这种局部地区淡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往往也是引起地区,甚至国家之间冲突的重要因素。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随着当今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并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的专家认为:生物资源减少是自然资源破坏中最大量、最严重、后果最不堪设想的一种人为的自我屠杀,是大自然最不能忍受,因而成为对人类报复最直接、最强烈的主要因素。

然而,自本世纪以来,因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使得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又一次遭到浩劫,并使得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之灾。生物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遗传多样性,对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损失,还减少了人类衣食住行用的直接来源,危及到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

由于全球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加速进行。一些学者认为矿产资源的短缺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条件。

(二)引起的环境问题

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造成对环境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并且随意地、毫不负责地把各种废弃物投入到环境中,形成了各种污染;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结果在人类大量扩展中,地球的空间显得狭小,其水土、生物、矿产等资源都显得不足,甚至陷于亏缺,而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也在下降;三是自然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对人类的废弃物具有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了就起了破坏作用。

可是,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索取和带来的废弃物都日益增强。在这不断加快的物质循环中,环境为人类提供有效资源能力和降解、消化人类排放废弃物的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量和期望值。这一差距已超过环境正常调解机能的能力,使得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具体表现如下: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人类活动向大气层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目前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由温室效应等引起的全球变暖趋势。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痕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CO2、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臭氧等。温室气体污染物质是目前改变气候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工业燃料排放的CO2与日俱增,加上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森林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大为增加,预计今后几十年内还将成倍增加,可能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

3.臭氧层遭破坏

大气中臭氧层的最重要功能是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辐射,臭氧层能吸收99%的高强度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臭氧层正遭受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氟里昂的破坏。臭氧洞问题成为人类关注的一大环境问题。

4.水体污染加剧

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表现。全世界每年污水排放量已达4 ×1011m3 ,使5.5 ×1012m3 水体受到污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水污染更为严重。全球河流、湖泊、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湖污染一方面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另一方面,降雨和冲刷常常把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也使河湖等水体受到污染。陆地水污染使生产和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还危及水生生物并损害人类健康。

世界性水体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污染。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卸垃圾等,也使大面积的海域和滩涂遭受污染。

(三)引起的社会问题

人口的增长除引起对资源的压力与环境问题外,还会带来某些社会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数量增长,一方面需要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用设施的增加,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加剧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 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大部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处于贫困状态。

二、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 世纪中叶,不少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实行经济赶超战略,结果多数国家不但没有实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而且陷入了包括人口膨胀、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困境中。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资本、劳动力一样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支配和使用自然资源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健康。但是,直到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类才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被提及是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它首次唤醒人们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就人地系统演进而论这次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大纲强调如果自然和自然资源得不到保护,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没有前途;如果不进行发展,减缓数亿人的贫困就不可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并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这一概念,它特别强调三大目标:一是主要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体系必须延续下去;二是遗传多样性必须得到保护;三是任何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利用必须是持久性的。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 报告,并获得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可持续发展的热潮。该报告指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21 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由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安定繁荣,这一战略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和关注。不久,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宣称:“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指导原则”,世界银行在开发项目指南中强调可持续发展为开发资助的首选目标。

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 6 3 日至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 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与签署了5 个重要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了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为今后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21 世纪议程》指出:“人类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面对着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永存的悬殊现象,不断加剧的贫困、饥饿、病痛和文盲问题以及我们福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然而,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并提高对这些问题的注意,将会使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态系统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实现这个目标,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建立促进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1 世纪议程》反映了关于发展与环境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推进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里约宣言》)。在这里,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区域,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自然资源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和社会经济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意识。

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还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也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肮脏。发展不仅是解决贫穷的钥匙,也是摆脱人口、文盲、生态危机和不卫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必要手段。发展是使发展持续下去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若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会受到限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就无从谈到资源、环境的保护,因为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穷、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

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既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的最基本目标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了,也把建设舒适、安全、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可持续发展又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还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和资源的支撑,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环境与资源的急剧衰退,环境与资源为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越来越有限了。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可持续发展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是相对的,也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把它扩展到国际事务与交往中,则变成国家资源主权与环境责任的平等与统一。即“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里约宣言》)。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可持续发展认为,目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首先减少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若想达到适当的发展,需要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改变消费,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21 世纪教程》)。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必须首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只有大量先进、科学的生产技术的研制、应用和普及,才能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才能不断开拓新能源和新材料,才能实现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发展模式,进而减少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可持续发展还强调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彻底改变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用生态观点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为此,要使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并推广培训”《21 世纪教程》。

(三)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地理学具有自然、经济、人文学科特征,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历来重视人地关系与区域特点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些全球性大问题,需要许多学科参与进行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研究,而人文地理学,则由于在人地关系中注意人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传统,具有自身的优势。另外,人文地理学研究还可以使地理学在向专发展的同时进行综合性研究,可以地理学得到平衡发展,并可以在现实任务中,发挥地理学的作用提高地理学的地位

1.人地关系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本质是在今天就设法优化工业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既从历史的,又从现实的及可能未来的人地关系中找出其新的出路,使人类在人地关系中增强其自觉性,这方面人文地理学可以发挥其作用。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人地关系

当前虽然世界都在发展工业,但有的处于工业化后期,主要是发达国家,有的处于工业化初期,属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人口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甚至是零增长阶段。可是,其人均消耗的资源、能源却很高,其环境问题主要属第一类。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于发达国家,死亡率接近发达国家,增长率大于发达国家,处于人口增长较快阶段,但正在向着低增长阶段转变。其人口压力带来农业压力,造成第一类与第二类环境问题并存现象。

另外,发展中国家处于后发阶段,按理可以充分吸取早发展地区与国家的经验,可以加速发展,但是,因其人口素质不高,资金与技术力量不足,不仅其发展速度不快,而且人地关系特点亦与发达国家不同。因此,人文地理学者应注意其时空特殊情况下的人地关系,这样才能找出其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

3.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警觉和思考之后作出的全新选择。这是一项全民战略、全球战略,它的实现需要公众参与也要求决策者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人文地理学以培养公民正确的人地观为中心任务,无论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者继续教育中,都比其他学科更具备担当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和培训的义务与资格。人文地理学者应当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公众和决策者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第二节    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探索世界未来的政治格局。

一、政治地理新现实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给人们突出印象的是,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的解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冲击。人们原来以为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会进入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可是,现实的发展并非如此。仍然存在各种矛盾,有时其矛盾所引起的冲突还相当的激烈。具体表现的特征如下。

(一)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

今天的世界还不是一个多极世界相互制衡的时代,而是一个一超多强的时代。一超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而俄罗斯、西欧、中国、日本则属于多强之列。这种一超多强的形势可能还要维持一个时期,但是,形势的变化有可能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从将来来看,在经济上,西欧、日本与美国不是拉平就是差距大大缩小,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其发展必然会出现一定的趋异。对俄罗斯与中国,由于美国坚持冷战思维,将采取遏制与对话并存的策略。另外,世界地区大国如印度、巴西等正在崛起,加上地区性多国集团出现,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起着加速和推进作用。

(二)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1.前苏联的变化

前苏联在1991 年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都宣布成为独立的国家。俄罗斯联邦虽然与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但是因其内部存在各种矛盾,联合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其地位和影响与以往大不相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与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主要是:

1)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

2)摩尔多瓦内战。

3)车臣的两次战争。

2.前南斯拉夫的变化

20 世纪80 年代国内出现民族矛盾和经济利益冲突。90 年代初受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的影响与北约力量的介入,终于导致南斯拉夫的解体。

现科索沃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控制下,民族矛盾非但未能解决还在加重。维和行为实际是在鼓励阿族的分离主义。

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世界政治格局中,虽然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在原国家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分离现象,好像分离成为一种主要趋势。其实,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中,世界一体化趋势下,合的倾向亦十分明显。这两种倾向似在同时起作用。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则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方式的国家集团。这种倾向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1.欧洲联盟

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开始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立场,并能在不少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大大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2.东南亚国家联盟

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4 国于1967 年于曼谷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后来,先后加入东盟的有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由于东盟的成立,使地区经济取得较快发展,成绩喜人。东盟除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外,为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还与欧盟、日本、韩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对话伙伴关系。近年来,东盟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在地区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其他国际性组织

各国、各地区的有关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地区合作与安全以及某种经济利益,成立了许多组织,相互交叉,形成多种网络,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从上述的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和东盟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合作的加深,使彼此的利害关系趋向一致,就必然要增强其政治的合作。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加强也必然使彼此的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相互了解加强,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差异减少,一致性增强提供了可能。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在亚洲,斯里兰卡、西亚的库尔德人、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问题;在非洲、拉丁美洲甚至西方发达国家,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等。

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国家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作为地域最好是一个地理单元,既有利于经济活动以发展生产,又有利于防守以保证安全。作为人来说,其最重要的是具有种族和文化上的一致性,有利于团结与潜力的发挥,这就是共同的民族。地与人的统一,其最佳结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地理单元与一个单一民族,即由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因此,可以说,国家就是人地关系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以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相对统一体的问题。

(一)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根据G.尼尔森1985 年对164 个国家、589 个民族集团的研究,结果是其中真正的理想民族国家(即纯粹一个民族国家)只有一个——冰岛。在研究中,尼尔森把一个国家中60% 以上人口属于一个种族集团的国家称为民族国家,这在164 个国家中有107 个。其中包括两个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

第二类型为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

第三种是多民族国家,指该国家无占优势的民族。

(二)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就“人”(即指民族)而言,易发生矛盾的民族国家与非民族国家:

1、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因为占绝对人口优势的民族很容易产生大民族主义,轻视与忽视少数民族,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或者由于历史原因的宿怨过深,使其产生一种分离或独立的倾向。在有的国家的少数民族虽然也获得平等的地位,但是,其经济情况比较富裕。他们为了享受与经济水平相应的生活,或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机会,而不愿与相对经济较差的其他民族共处而要求独立。

2、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跨国界的民族在其所居住的国家属少数民族,而其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则不属于少数民族,是人口多、影响大、地位高的主体民族。当他们在其所居住的国家得不到良好的、应有的待遇时,往往易于产生从所在国分离出去,合并到相邻的同一民族国家去的愿望。土著居民人口少,往往被迫处于衰落状态。土著居民感到,是外来的移民使他们失去原来土地,落到现在这种不良境地,他们要向外来移民讨回公道。这样致使矛盾产生。

3、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由于其在各方面未能与第一位的民族处于平等的地位,遂向第一位的民族发出挑战或要求独立。

4、多民族国家由于缺乏占优势的主体民族,加上彼此差异较大,共同基础较少,往往分歧较多,国家重大决策难以一致,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就“地”而言,国家与民族的矛盾较集中的地区具有一定的特点。据美国前国务卿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所著的《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提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于欧亚大陆上的一个椭圆形中,“它从西向东,由亚得里亚海至巴尔干各国,一直到中国新疆地区边界;由南向北,环绕波斯湾,包括中东部分、南面得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和北面的沿俄罗斯—哈萨克边界的全部中亚地区,一直到沿俄罗斯—乌克兰的边界。因此,这个长椭圆形包括东南欧部分,中东和波斯湾地区,除此以外,还有前苏联的南部地区。

暴力冲突“可能发生在居住于该地区国家里的不同种族集团之间”;“或可能发生在俄罗斯和某处新的中亚国家中间”(因为这里居住有大量的俄罗斯人);或发生在某些不同的伊斯兰国家支持背景的新的中亚国家之间……。

总之,在当前世界冷战结束后的调整和全球化推动下的地域集团的潮流中,国家面临着合与分的变动。合是主权国家的主动行为,是为了获得经济上发展较快的目的与集体安全的保证,但却要放弃一部分主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将要放弃更多的主权,另一方面,则也分享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分则是内部的解体、分裂或分治、分权。主权国家往往采取分治、分权办法,避免分裂造成更大损失与流血冲突。但是,解决途径与采取形式往往不是单方面可以决定的。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武装冲突。因此,当前很多国家在这种“合”与“分”的变动中,实际上解决的就是政治格局中某种人地关系。只有充分认识国家政治格局中“人”、“地”两方面的特点、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找到正确途径与合理形式。毫无疑问,这一主题将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人文地理学在这方面有优越的条件,它不仅学习与掌握世界人与地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种独特的“人地关系”观点与思维方法,把人放在中心地位,从自然、经济、文化的时空变化的各种格局看待这一问题。从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看,人地关系的政治现象研究应成为人文地理学中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第三节    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当今人地关系突出的、对立统一的两大并行趋势,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取代了意识形态至上,成为整个国际关系的最重要部分;各国把发展经济,加强经济合作放在首要地位,世界经济大发展、大开放、大融合成为一大特点。一方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而其本国的巨型公司又不断膨胀,资金过剩,所以不断向全球寻找新市场,同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信息化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和服务;另一方面落后国家和地区急于发展经济以摆脱落后局面,但缺乏资金、技术和信息,而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则相对丰富。因此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和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与贫困的诉求之间的接轨与互动。新的通讯技术使空前规模的资金流动成为现实,发达的国际信息网络使跨国公司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借助信息工具,生产要素能摆脱国界的限制进行自由流动。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内涵

经济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结成一定的协作关系而进行的改造自然获取财富的活动。首先,经济作为一种改造自然以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的活动,它必然要求人类首先认识自然,这就产生了自然科学。人类文化是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作为文化的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不受国界、民族、性别、年龄、宗教的限制,是最具全球化的认识,当然也是最具全球化的文化形式。其次,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经济活动,必然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交往要求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而这共同的行为准则又必须以共同的文化认识为前提,没有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建立起共同的行为准则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某种共同的全球意识逐步形成的过程,如市场经济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等。第三,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性,使得经济行为的文化涵义更强烈、更明显,经济作为人们满足自己愿望,实现自然价值的手段,它本身也成为人类文化的外在体现。

(二)文化全球化

1.内涵

何谓文化全球化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在讨论文化全球化问题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

2.表现形式

第一,全球文化的逐步形成:客观现实。随着人类日益彼此走近,处于自我嬗变、演进中的各民族的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环境、人权、和平和发展等问题,它们关涉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的问题和利益引起了诸多民族文化共同的关注和共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的限制,从全球的角度去考察和认识社会生活与历史现象,这便形成了全球意识。全球意识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它们已经超越了地域、民族国家的限制,超越了乡土价值、民族价值的层次,而成为国际性的标准和规范,为越来越多的文化强制性认同、接纳、遵循和守护。由于全球化首先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与此相应,在文化互动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文化扮演着文化主体中的中心角色,它凭借其强势地位把自己的价值推向全球,成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

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冷战后调整战略,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图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主张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世界,只不过在今天,这种过程更多地采用了新的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进程是错综复杂的,但其主线一目了然,即: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涉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地球变小了的客观现实,加上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欲望,使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成为可能。文化工业兴起于发达国家,迅速波及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生产力水平落后,发达国家(以好莱坞梦幻工厂为典型)就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巨大的消费群和倾销市场。在发展中国家新兴的文化工业卖力地模仿和追随发达国家文化工业的操作模式,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和内部大众文化的双重挑战。

3.形成原因

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资本扩张:原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预见,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需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以及各民族间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产的世界性。换言之,是资本扩张的本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崛起,才有可能探测朝向全球化的一种连续的趋势,也正是由于资本主义进入全球化时代,才可以解释文化全球化凸现的根源。另一方面,如今的文化也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纯粹精神的东西,而成为有利可图的生意,文化工业成为最赚钱的行当之一。文化商品的全球倾销,不仅可以带来高额的直接利润,而且通过西方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观念的传播,重塑并稳固西方需要的世界体系,能在其他领域为西方带来更多的、间接的、长期的利益。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资本。正是资本对于利润的永不满足的胃口,使它从经济领域渗透至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全球化。

第二,后现代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

后现代主义文化状况,使得文化为资本扩张服务成为可能。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去中心、消解基础、对“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 的怀疑等努力,实际上把一切文化形式都当成了瞬间现象,以彻底的反叛冲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动机模式,宣扬“怎么都行”。这就消解了一切假想的等级制度和人为界限,甚至向民族和国家观念挑战,从而为文化全球化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超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人为界限,填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天然鸿沟,模糊评判文化艺术的标准,从而出现了高科技操作下的复制的艺术,拼凑的艺术。一度被认为是高级精神产品的文化和艺术失去了特有的反叛性,也被当成了消费品,消费文化刮起了全球狂飙。

后现代状况不仅为文化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的障碍,也为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形式。

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

以互联网络(Internet) 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所造成的全球信息革命,实质上是广泛的全球文化革命。网络冲破了一个个区域文化的壁垒,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贯通起来,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促使多元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使区域文化资源汇聚成人类共享的资源,推进着文化全球化的步伐。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能够游离于文化全球化的海洋,没有哪一种文化价值观不与其他文化价值观交流、对话、沟通和融合。网络还造就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网络文化,它以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为载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技术语言和时空状态,具有全新的沟通方式和独特的生存状态,对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伦理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尔·盖茨说:“因特网将改变一切”。他还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的共享。”

4.问题

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最突出的问题。

一是文化的过度商品化。

文化的客观载体如音像、书籍、歌曲、服饰、食品等的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与现代商业广告技术紧密结合,其运作也直接与经济效益相挂钩,所以文化商品生产中,文化自身的属性让位于经济的属性,甚至文化成了牟利的载体,丧失了自身独立的品格。文化自身品格的置换导致了当代文化伦理功能的失衡,导致了当代空前的文化危机感。

二是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也就是文化霸权主义,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它以一种明显或不明显的更为复杂的方式来加强文化力量的作用以制约或影响别国。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某种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自视为优越的全球文化,或出于一定政治、经济利益被用作全球文化共识在其它民族或区域文化中推行,排斥或设法取代其他民族或区域文化,就是文化层次上的僭越。这种民族文化追求区域文化的主导权,或者是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僭越至全球文化共识而加以推行,打乱了不同层次文化的交流秩序。

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

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文化是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民族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

(一)文化本土化

1.涵义

文化的本土化有二层涵义,一是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介入而实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倡导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塑造民族特色,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和融塑,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外来文化民族化;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而言,文化本土化是传播主体调整和改变自身来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更好借助客体文化要素来实现其传播,也就是说,本土文化异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外来文化异化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本土化,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条单行线。

2.表现形式

首先,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当西方文化借助于文化全球化而推行文化霸权时,各民族国家确实在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文化本来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条件,事关民族存亡的大局。民族文化的丧失不仅会给民族国家带来深刻的精神危机,同样还会带来深刻的民族危机。为了抵御西方强国借助于文化全球化而大肆展开的文化侵略、文化殖民,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而寻求自我文化认同。北美、非洲、东亚所出现的文化寻根,同时在世界范围的原教旨主义运动,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印度教原教旨主义、东亚教原教旨主义等。这种遍及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而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其次,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以西方文化为本位的现代工商文明是一个有着内在深刻矛盾、陷入严重危机的文明,其中尤以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的身心的矛盾最为显著。如何解决现代西方文明弊端,已经成为东西方思想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是许多西方的思想家、学者将目光移向非西方文化,也有许多非西方的思想家、学者将目光移向非西方文化,积极地推行文化本土化,希望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以避免重新陷入现代工商文明的危机。所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上已进入发达程度的非西方国家,他们曾经拥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对西方现代工商文明的弊端有深切的感受,对现代西方文化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和所陷入的严重困境不满,故而在文化上有一种强烈的本土化取向,希望能通过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以建构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第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本土化,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需要。曾经以坚船利炮攻取市场的战略变成了以文化本土化开路的市场谋略。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符合中国交通法规的左方向驾驶车辆,生产符合中国电视制式的PAL 制电视产品,生产符合中国语言特征的计算机操作软件,生产符合中国饮食习惯的咖啡、汉堡等。这种本土化,并非从根本上将西方文化改造为中国文化,而是西方经济以迎合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获取中国市场份额的目的。当散发着中国本土文化气息的发达国家的商品被中国人心平气和地接受时,发达国家的文化观念也同时被植入了中国文化的土壤。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

3.问题与局限

本土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为现代民族国家提供了内在的凝聚力,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正是由于本土认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本土化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局限性。

首先,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而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改变单纯追求本土利益的发展模式,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另外,以地域为特征的本土文化其局限性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方面,还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本土化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发展不断地向外扩张,疯狂地扩张导致了极权主义,导致了整个世界处于风险状态,导致了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这本身就构成了对和谐生活的威胁。

其次,本土化运动也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在非洲、中东以及中国近代史上,均出现过这种以文化本土化为由而阻碍历史进程、拒绝现代化文明的消极现象。更有甚者,过激的文化本土化运动可能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新的国际矛盾与冲突。如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就是一种文化本土化的运动,但是这种原教旨主义又常常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激发出新的民族冲突和地区战乱。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甚至和许多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直接相关。

(二)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全球化并不排斥各民族文化的兴盛,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并不完全是文化同质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本土化的过程。

1、文化全球化的本土化战略

1)食品本土化:麦当劳公司向顾客提供的核心食品始终只是汉堡包、炸薯条、冰激凌和软饮料等,但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稍有变化。例如,印度人不吃牛肉汉堡,麦当劳就推出羊肉汉堡;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乐鸡、麦乐鱼、麦辣鸡腿汉堡、麦香猪柳蛋餐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

2)就餐方式本土化:在美国,麦当劳以快捷、价廉取胜,美国顾客很少在店内就餐,即便是在店内就餐也多在15分钟以内。但是在北京,麦当劳的快捷却慢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麦当劳的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很多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休闲、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习和写作的地方。

3)原料本土化:为了降低成本,麦当劳公司还实行了原料生产、采购上的本土化。北京的麦当劳公司的产品原料有95%以上在中国本土生产和采购。

4)企业经营环境本土化:比如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两人桌——— 被人们称作“情人角”的区域;并且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的店中都设有为儿童顾客隔有被称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因而北京儿童被称作忠实的麦当劳迷; 为吸引家庭,麦当劳也宣传“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

5)促销战略本土化:麦当劳公司深知要在区域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入乡随俗,获得消费者的了解和认同,拉近与消费者在心理和文化上的距离。麦当劳公司在2001 年末推出了身着唐装的吉祥物——小猫,与中国消费者同庆春节。2003年从115日至211日,所有中国大陆的麦当劳餐厅呈现一派新春景象,麦当劳给顾客提供了新年福饰。这种新年福饰是由麦当劳传统的明星产品巨无霸、薯条、苹果派和可乐等四款产品的模型组成,这一独特、新颖的创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麦当劳传统美食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6)定价策略本土化:在美国本土,为刺激销售回升,2002年麦当劳公司实施了自1997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促销,麦当劳推出两款定价仅为1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竞争激烈的快餐业内点燃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不降反升。当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遭受重创,纷纷降价时,全国的麦当劳门店却利用顾客对其产品质量、服务、洁净的信赖对出售的汉堡和奶制品提价。但需要指出的是,以麦当劳为例并不暗示着文化全球化就是西方文化的普世化。

2.本土文化发展的全球观念

本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创新中保持自己和巩固自己的过程,它不是一种静止的存在、凝固的存在,它只能在对外开放中保持自己,在文化碰撞中发展自己,在文化冲突中证实自己。没有与其他文化的交流,避免与强大文化的撞击,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文化,这在人类交往不发达的古代也许还能完成,在全球化的今天,是无论如何不能实现的。由文化本土化而趋向文化保护主义,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贮存方法,而非现代文化的建构方法,这样保存下来的文化或许像大熊猫那样可以作为文化的活化石来观赏、来研究,但其自身的进化能力已经退化,生命活性已经衰竭,不能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执行生命的新陈代谢。恐怖主义、民族冲突等过激的文化本土化运动更不是高明的本土文化发展策略。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本土文化都应有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胸怀,不因为是自己的而格外钟爱,不因为是别人的而盲目排斥。

总之,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交流、沟通、互补、融合机会的增多和文化共性的增多,但是,这并不排斥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存在。因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反映。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普适性,因此,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背后都蕴涵着共性。这也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乃至融合的基础。同时,也由于人类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色彩,它们作为人类文化价值观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和表征着人类的本质。民族本土文化的主体既是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建设者、创造者、培育者,又是呵护者和捍卫者,他们对民族本土文化的偏爱、欣赏和珍视,会从心灵深处激起肯定民族本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愿望、动机、责任和行为,促使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生生不息地绵延下去,这也是世界文化“和而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互异其趣的根本原因。正如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组合一样,事物既有差异性、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同质性,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同样是多元共存,并行不悖的。

三、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是表征社会成员特征和不受生物遗传影响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系。本来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区域、一个民族及至一种文明要想生存发展就要应对多方面的外来竞争。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经济是民族自强的必由之路。因此探求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制对于区域和国家繁荣昌盛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与地理环境

人类的起源地在整个地球表层呈散点分布,由于自然地理诸要素在地球表层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异,因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便各具特色。地理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须臾不可脱离的空间和物质——能量前提,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最初的,也是永久的,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决定的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即地域性文化。如中国文化的气质是内向型的,风格是和谐型的,内核是伦理型的。这些特点都与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为高山、大漠和海洋所包围,在古代显得相对封闭和孤立。但内部腹地辽阔,资源丰富,因而在无求外助的情况下,独立地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内向型气质的文化。内向型气质又使得中国人很少关心外部世界和来世,而十分重视现世,形成对神明敬而远之,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修齐汉治平,道德被放在首要和根本位置,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就中国内部而言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具有不同的特点的文化区,如大河——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关(中原文化区);草原— —游牧文明的粗犷剽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射生饮血”的生活方式有关(蒙古文化区), 海洋文明的开拓精神则于陆地资生环境不足和海洋的广袤浩瀚有关(闽浙文化区)。

区域文化除了具有继承性外,还有动态性和进化性。不同的地理区位也影响到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区域文化的活性。在农业文明时期,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和内河交通为主,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和繁荣地,而地处交通要冲的地方则成为区域文化的中心(西安、洛阳、敦煌)。工业文明时代,交通工具中轮船和飞机的优势日益明显,而各大陆的沿海地区则成为人口聚集区和文化繁荣地,沿海区域的文化活性、适应性则比内陆区域强。信息化时代,文化交流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落后的区域文化面临“数字鸿沟”更是一筹莫展。而位于河海交汇的三角洲则一直是区域文化活力旺盛的地区,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既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中外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的人们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本土的区域文化,并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领先和辐射作用。从文化区的角度来看,某种文化区的边缘虽然没有文化核心区的文明程度,却有一种“边缘优势”,即处于一种文明外环的地区或民族,在接受文明传播的过程中,对来自文明中心的文化是有选择的,并根据自己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文明范式,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后发国家和地区在受到新的文明冲击时,因受传统文化影响时间短,也比文化核心区更容易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实现文化创新。

当然区域文化对通过影响人的自然观也影响到地理环境。如西方人定胜天论虽然指导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缺乏。而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在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工作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经济对文化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时期孕育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时期发展了农业文化;进入工业经济时期,以城市为主体的工业文化很快昌盛起来。理论上讲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实世界中,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时会出现时序上的前后交错,如经济先导模式和文化先导模式。

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如“一五”时期国家在对东北区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嵌入式”的方式带来了东北区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东北区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形成了先进城市文化和落后乡村文化并存的二元区域文化结构。就城市内部而言这种二元结构使大企业与地方经济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技术交流,使大企业对东北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打折扣。

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1) 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则没有。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文化观念可称谓美德。这种美德可分为个体性品德和社会性品德。个体性品德是指个体单独完成的文化习俗,如努力工作、节俭、敢于冒险精神、富于理性和开拓精神等。社会性品德如诚实、忠诚、乐于合作、对他人的责任感等,这种美德则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才能完成,具有社会性。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区域主体的群体性活动实现的,所以经济发展必然与文化这种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体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如重视文学、艺术、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同重视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学所产生的文化效应就很不相同,前者是通过文化潜化、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去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后者则是直接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经济的发展。(3)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如内倾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自给自足;而开放的外倾文化,其经济结构则比较多元、商贸性强。

第二,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这些制度文化对于市场形成和经济增长来说,犹如空气对于人类生活一样重要,它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虽然它们存在时人们很少关注它,但一旦缺少时,人们就会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对于市场经济制度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由各种制度文化所支持的社会秩序基础,它包括保障经济自由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保障、市场交易规则的维护、政府行为的可预见性等。在较长的时期内,明晰的产权、健全的法律与金融制度以及有效的政府,对于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经济增长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地位的认识,在我国已达到了广泛的共识。我国文化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的催生和刺激,另一方面也基于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越是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也就越大。从体验经济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资源涌入经济领域,使文化创造力对区域经济进步的贡献,由间接性的助推剂和孵化器作用,转化为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

但是应当明确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因素、交通条件、政策因素等,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相对的,我们反对文化决定论。

(三)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

创新是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是灵活地运用新观念,创造新事物的活动,因而具有艰难的创造性和莫大的风险。而精神是经济活动主体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为”的活力与意志力。创新精神就是抛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自觉意志力与表现活力。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意识,

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方式。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既不取决于智商的高低,也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磨练出来的一种个性与思维习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够代代相传的薪火,不仅仅是种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延续。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持续的创新,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的持续创新,是文化的持续创新。只有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各区域特色各有不同,文化是根本,是其核心,所有的其他因素都因文化而展开,各区域由于所处的环境、空间、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全球化是区域发展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又一契机,与之相适应,必须重塑一种新的区域创新文化。这种创新的文化,必须是一种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必须是一种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文化。

文化创新要注意几个问题:(1) 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挥而就,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三个层面上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2) 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与不适应时代经济发展之需。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以利用的部分并发扬光大,从传统文化合理地引导到满足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文化上面,而不要不顾传统文化基础,一味的照搬照抄,造成传统文化的巨大抵抗力。(3) 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民族或国家要保持强盛,文化创新就没有止境。

 


复习思考题:

1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2、当代人文地理学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3、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

4、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

5、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6、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

7、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9、结合本章知识谈谈如何促进当地文化景观的发展。

10、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1、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课程通知
    马蓓蓓副教授授课通知 马蓓蓓副教授授课通知 (3月1日)
    郭芳博士授课通知 郭芳博士授课通知 (3月1日)
    周忠学副教授授课通知 周忠学副教授授课通知 (3月1日)
    关于浏览权限的说明 关于浏览权限的说明 (12月10日)
    最新内容
    ·薛东前 教授课程录像
    ·周忠学副教授教学录像
    ·师谦友教授教学录像
    ·李武斌老师授课录像
    ·赵振斌
    ·延军平
    ·严艳
    ·马蓓蓓
    ·陈瑛
    ·周忠学
    版权所有 © 2007-2010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陕西师范大学 邮编: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