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网站 >> 教学教案 >> 正文 本站永久域名http://rwdl.snnu.edu.cn        现在的时间是:
正文浏览
第六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2/11 点击:

 

 

教学目标:

重点掌握种族的起源理论,种族与环境的关系,种族的划分的指标,世界种族的划分,民族的形成与特征,民俗的概念,主要民俗(民居、饮食、服饰)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世界民族的分布,民族的迁移与集聚,民族的变化与整合,民俗的内涵,民俗的形成,民俗的特点等。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

一、种族的起源

1.种族

种族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属于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属性,是人类在长期适应地理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社会文化特征无关。

2.种族的起源

1)多元论。多元论者认为不同种族起源于不同的祖先,非洲、欧洲、亚洲都是种族的发源地,各个种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质形态。多源沦派以魏敦瑞为代表,他在1946年提出了人类有四个进化中心:一是由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二是由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发展为棕种人;三是由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四是西亚猿人发展为白种人。

2)一源论。认为所有人类种族起源于一个地方。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后来由于扩散迁徙,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群通过遗传产生出一系列种族上的特征,并逐步巩固下来。其证据很多,例如人为各种族的身体结构,在与社会性生产活动有关的性状方面都非常相似,表现在许多器官的极微细的结构上;根据基因遗传规律,不同的物种是不能杂交的,或者虽能杂交,但其后代一般没有繁殖能力,而人类现存的所有种族间都可以相互通婚和生育后代。

一元论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但是对这个共同祖先的起源地还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非洲因为在非洲发现了南猿化石和古人类遗骸;更多的人认为,亚洲是人类起源的地方。由于南亚的褐猿和长臂猿化石遗骸在西亚、南亚等地均有发现,分子物学的研究方法证明褐猿和人类的关系比非洲的猿类更密切。其次,现在被看作是人类直系祖先的腊玛古猿是在南亚和西亚发现的。由此,认为不管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都起源于亚洲

3.种族与环境

 

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一方面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所形成的。正由于这样,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由于迁移,所经历的环境不同,因此在自然形态的遗传基因上则逐渐出现差异,最后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地理环境对种族自然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肤色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体肤色的变化决定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纬度愈高,阳光愈弱,人体的肤色也就愈浅。

2)身体结构。 气候对身体结构有很大影响。一般地说,生长在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在炎热气候区的人的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3)对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的影响。如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而生长在寒冷地区的人其鼻子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减少对肺部的刺激。干燥地区,皮肤收缩,故毛囊正直而且垂直,生直状毛发;在温暖湿润气候中,皮肤松弛,毛囊大而弯曲,生羊毛状发,波状毛发介于二者之间。

4)对身体特征的影响。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例如镰刀型红血球症的遗传就是非洲黑人在自然选择中适应环境的一个例子。尽管带有镰刀型红血球的人易患贫血甚至死亡,但对疾病有抵抗力,所以镰型红血球这一特征被选择了。

5)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人的体型特征与某些社会最常用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有关。如在古代四肢较长的人比身体矮壮的人更善于投掷长矛;宽肩粗臂的人善于用弓箭。当代体育活动对体型的影响更为明显,举重运动员一般体型较短,四肢较粗壮,而体操运动员则体型匀称优美。

二、种族的划分

种族的划分是以人群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对人群划分本质是对人类体质的一种划分,即人种的划分只是身体外部特征的不同。它与人类的社会、文化性质无关。不同人种没有优劣和高低贵贱之分。

1.种族划分的标志

1)毛发。即毛发的形状。有:1)直发,亚洲黄种人特有的特征;2)波状发,光滑波状至卷状毛发,以欧洲人最常见,西亚、北非、美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有;3)羊毛状发,又称球状发,以非洲黑人为主;4)上述的中间过度形态,多为混血人种。

2)皮肤。指肤色。皮下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皮肤的颜色。色素细胞分布愈密,人的肤色就会愈深。不同肤色色素含量差别很大,如白肤色的色素细胞约为1000/mm以下,黑肤色在14000个以上。肤色主要有:白、黄、黑、褐、红等色。中间色一般为混血人种。瑞典科学家林奈(1758年)将世界人种按照肤色划分为:欧洲人(白),美洲人(红),亚洲人(黄),非洲人(黑)等。

3)身长。身长主要受到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的影响,但有时候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不同人群平均身高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受遗传的影响。

1924年,哈顿提出身长划分标准:≤1.48m,矮小;1.481.58m,短身;1.581.68m,中等;1.681.72m,长身; ≥1.72m,极长身。

这个分法有缺陷,由于现在人的身高普遍有所提高。

4)头形。面形与头形也可以识别不同的种族。一般面形与头形性是相协调的。头颅的比例是识别种族的重要标志。用头(盖)骨指数计算。其公式为:


通常:头骨指数:<74.99,长头;75~79.99,中头;>80,短头。一般,白种人多长头,黄种人多短头。

5)鼻形。以鼻梁的狭宽或高、中、低划分种族。用鼻子的狭宽与长度之比表示。若指数: ≥85,宽鼻;8570,中鼻;≤70,狭鼻。一般的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

6)眼。 眼的颜色,大小,因人种不同,也有较大的差异。

7)血型。由于每个人只有一种血型,不同种族血型也有不同。

 

如表:


8)指纹。具有终生不变的特点。据统计,指纹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亚洲人的斗型纹最多;黑种人的弓形纹最多;欧洲人的箕形纹最多。

2.世界种族的划分

对世界人种的划分方法比较多,最初按肤色划分成: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布尔民巴哈(J.F.Blumenbaeh )按综合指标分成:高加索人、蒙古人、非洲人、美洲人、马来人。 丹尼卡分成629种;瓦罗伊斯分成427种;艾伊库斯提特分成421种等。国际上统一的分法是412种。

1)白色种族群

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长身,体毛中等。

在世界上白色种族群数量不是最多,却分布最广泛的。它不仅分布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也分布在从毛里塔尼亚到索马里的北非地区以及西亚(阿拉伯人)、南亚地区(印度、阿富汗)。

白色人种可分为三组:①北欧种族;长身、长头、皮肤淡红。代表地域(瑞典、丹麦、苏格兰等);②阿尔俾斯人(南欧),短头、低身、白皮肤。代表地域(以瑞士为中心,德国、波兰南部、奥地利、匈牙利、法国、南斯拉夫等);③地中海周围(南欧),长身、长头、皮肤带褐色,分布(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

2)黄色种族群

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构成黄色种族群。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体毛多、眼棕色、脸宽平、鼻高中度、低身。

细分为:①蒙古人,皮肤淡黄色,可以分成北蒙古人种(蒙古人)、中蒙古人种(中国)、南蒙古人种(缅甸人、泰国人);②美洲印地安人,即新大陆的土著,又分北美洲印第安人、中美洲印第安人和南美洲印第安人。③埃斯基摩人,即茵纽特人。分布在格陵兰为中心的北极圈内,低身、直毛、皮肤红褐色、长头。

3)黑色种族群

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成羊毛卷状,唇厚、毛发细短、体毛少、目呈棕色、鼻低而大。黑色人种分布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此外,美洲也有两千多万黑人。

黑人又可分成:①尼格罗(Negro)种族;分:苏丹尼格罗人,分布在非洲沙漠南缘和苏丹森林区;班兹尼格罗人(BanzuNegro),分布在非洲北纬5度以南的地区;②布须曼种族(Bushman),主要分布在南非,又分布须曼人和霍屯都人(Hottentots)。

4)棕色种族群

肤色深,儿童的头发为红色其至是亚麻色,毛发卷曲。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群岛上。

又分成4中: ①澳大利亚人,长头、宽鼻、波状毛发、身长、皮肤深褐色。 ② 美拉尼西亚人,分布在美拉尼西亚岛,皮肤深褐、短头、狭鼻。 ③ 波里利尼西亚人,新西兰毛利人。④ 密克罗尼西亚人。皮肤黄白色、长身、中头,是黄色人和白人混血人。

 

三、地理人种

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人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成为地理人种。人的自然特征上的共性。

地域人种:在统一地理人种内,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依此划分的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小人种:地域人种下的单位,按社会习俗、内部婚配差异划分的人群。

世界地理人种的划分:

1.亚洲地理人种

该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它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笔摩地域人种等。

2.欧洲地理人种

它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它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在新大陆被发现以后,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移到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

3.非洲地理人种

它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它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它是南北美洲的土著人。分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和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现该地具有大量的印第安人与欧洲人、印第安人与非洲人的混血后裔。

5.印度地理人种

该地域人种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和达罗毗荼地域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该人种是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已灭绝。


第二节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1.民族的形成

形成过程:氏族-------部落------民族。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血缘家庭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组织。在血缘家族内,两性出现社会分工,形成一个生产单位和经济共同体,出现了氏族,因此血缘关系是氏族产生的基础。包括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氏族间的族外婚姻,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血缘关系氏族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社会组织,即部落;在部落战争中,为共同对付敌人、或保障生存区域安全,部落间结成部落联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在经济上交换产品,形成经济共同体,经济交往中促进了语言的交流、思想意识的交流等,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等,进而出现了民族。

2.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共同的语言,可以促使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接触与交流,促进民族的形成,维系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因此,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纽带。当然,语言与民族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有多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

2)共同地域

民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地城内,由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尽管由于人的迁移等原因,民族混杂居住的现象也比较普通,但各民族仍然保留自己相对集中的居住区。

3)共同经济生活

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同一民族就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共同心理素质

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等。它们深深扎根于各民族之中,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有些民族成员虽然长期离开本民族的集居地,且语言和经济生活都已被当地民族所同化,但本民族的心理素质并没有改变。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显稳定的民族特征。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目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3000个左右。各民族的人数差异很大。例如,我国的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现人数超过12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人数少的民族,就拿我国的内蒙古与黑龙江的鄂伦春族、云南的独龙族和西藏的门巴族和珞巴族来说,只有数千人。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汉人(12亿多),印度斯坦人(2.64亿),美利坚人(2.1亿),孟加拉人(1.9亿),俄罗斯人(1.6亿),巴西人(1.4亿)。日本人(1.25亿)。人数在5000万至1亿的有德意志人、旁遮普人、比哈尔人、爪哇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朝鲜人、泰卢固人、马拉蒂人。

()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

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占汉族的97.3%,其次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美国。

印度斯坦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9.7%,其次分和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

美利坚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占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

孟加拉人: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

俄罗斯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其余多分布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

巴西人:99.7%分布于巴西,少数分布于巴扣圭和阿根廷。

日本人(大和民族):主要分布于日本,占98.7%,其次为美国、秘鲁、加拿大、巴西。

德意志人:主要分布于德国,占90%,其次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巴西。

()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同,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迁移

有研究人为,在23万年前,在气候较寒冷的小冰川时期,白令海峡由于冰冻,亚洲人穿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同时还有部分人由南太平洋群岛到达南美西部海岸。即当地的印第安人。后来,到欧洲人发现美洲时,印第安人在美洲的人数已增加到4000万人,但经过欧洲人的殖民活动,通过直接的种族灭绝政策及残酷压榨,加上殖民者带来的瘟疫流行,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大下降。到18世纪末殖民时代结束时,剩下的印第安人总共只有七八百万人,是原来的1/5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16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界中叶,非洲的黑人被欧洲人当作奴隶大量贩卖到美洲。

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第一个是加勒比地区,现在黑人及其混血种占大部分;其次是巴西,黑人及其混血种占40%;第三是美国,美国黑人在全国的分布已趋向相对均匀,都占各州总人口的5%以上。

3.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便开始向拉丁美洲各地移民。他们还与当地印第安人通婚,结果形成大量的混血型人。后来,大量欧洲其它国家的白人也迁移到美洲。目前,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的现居民基本上有三部分人组成,即印第安人、白人、印欧混血型人。

4.英国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法国人的殖民活动开始集中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谷地区,以魁北克为中心。英国人的殖民活动集中于法国殖民地南面的新英格兰及其以南的大西洋沿岸各地。后来,由于英国与法国对北美的争夺,以及随后美国的独立、加拿大的自治及独立,英国人在北美居优势地位。目前,美国与加拿大是英国人后裔占优势,基本上仍保留着英国人的文化影响。这两个国家也是英国人后裔在海外组成的重要国家。

5.美国城乡中的民族聚居区

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而且面积较大的称之为民族省,较小的称为民族岛。

目前在美国可以称民族省的聚居民族有墨西哥人、黑人、法国人。由于墨西哥人口压力大,工资低,因此非法越境到美国境内寻找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这样,在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新里西哥州与得克萨斯州以及与墨西哥接壤各州的南部形成一个墨西哥人比较集中的民族省。黑人民族省南方仍然是黑人较为集中之地。法国人在美国主要集中两处: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州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部分,这里的法国人是由加拿大法商居民向南扩散进入美国边境的;另一处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口及沿海的沼泽地区。

民族岛,主要有德国人在五大湖南部及中西部各州;意大利人多在大西洋沿岸的纽约、新泽西与康涅狄格3州;挪威人集中在明尼苏达和北达科他州北部;瑞典人集中于伊利诺伊和明尼苏达州;芬兰人集中在密歇根和明尼苏达州的北部;荷兰人则在密歇根和艾奥瓦州;波兰人在新英格兰、大湖南岸、中西部各州均有。

在美国的城市中,也表现出这种多民族居住区的镶嵌现象。民族的聚居区可以分为两类。—类是民族邻里,即民族聚后所形成的街区。这种聚居被此在语言上是相通的,生活习惯上是相同的,思想上有亲切感,生活活上可以互相帮助。还可以在民族服务的商店中购买到自己习惯的食物与用品,以及参加本民族的宗教及社会等集体的、联谊性的活动。另一类是指—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一般称为隔坨,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含着贬义。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要和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会受到它的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1.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在最初,当西方殖民者来到美国大西洋沿岸发展时,就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发生冲突。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有的被殖民者消灭,有的被迫不得不向西迁移。

现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主要居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内。他们大多保留其原来的文化。例如现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住房是用土坯垒砌而成,外面抹上一层黄土泥浆。房屋的窗户不大,房前院子里有一个“土堆”。是用来烤制面包和食物的炉灶。家庭仍然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在宗教上多信奉天主教,但其原始宗教的信仰、礼仪、禁忌等仍有很深影响。在村中的居民仍有相当强的内聚力,无论哪—家办婚事或处理丧事,整个村落不论是亲友,还是邻居,都要出钱、出物、出力帮忙。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外界文化影响其文化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生活方面,传统的种植玉米的农业活动已有所下降,随着对外经济交换及旅游业的发展,使印第安人的传统制陶和工艺首饰得到较大发展。

在食物方面,虽然还吃玉米面做的煎饼,但玉米的主食地位却让位于面包。

在家庭结构方面,大家庭开始解体,核心家庭出现。

在住房方面,独立的砖房也开始替代土坯房。

在家庭用具方面,家庭内的各种电器与新式用具也取代了传统用具。

在交通工具方面,也由马车换成小汽车。

在语言方面,由于教育的发展,英语开始普及,青少年已经不会讲印第安语。

在婚姻方面,与外族退婚及离开保留地的人数亦有所增加。

这些都表明,在各个保留地的印第安人文化已受到美国白人文化的影响。

2.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在拉丁美洲的整合

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殖民的初期,以其政治、军事的统治地位,通过政治压迫、军事镇压、经济压榨以及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使印加帝国原有的600万印第安人口数量大大下降。并且早期的殖民者与当地印第安妇女结婚,形成一些混血的后代。再后来,非洲黑人又被贩卖到了拉丁美洲,这些黑人又与印第安人通婚,形成与黑人的混血后代。这种通婚关系也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关系。民族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文化方面,由于当地印第安人各地的文化差异很大、文化的发展程度低,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在西班牙人统治时,统治者把西班牙语和文字带到当地,成为主要的语言文字,不仅存在于官方及其上层社会,而且普遍流行于大部分地区。逐渐的土著语言被取代,所以现在只有少数边远地区还保留着土著语言。

在宗教方面,西班牙人的天主教在政权支持下,取代了当地原始宗教,天主教的教堂遍及城乡,在精神上已居于主导地位。

其它如城市建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服装式样都受西班牙的影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甚至作为西班牙典型文化特征的斗牛也传到了墨西哥。

3.欧洲多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美国是由多民族来源形成的一个具有多样性新文化的国家。在1790年美国刚刚独立不久,美国的居民主要以英格兰人为主(占到60%),其次黑人占到21%左右,再就是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分别占到8%、3%,其它欧洲人占9%。

因此,在语言上形成了以英语为主的局面,其它民族只能放弃原有语言,被纳入到美国英语中。

在宗教上,最初到美国的是英国的新教徒,后来的移民又带来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等。在美国由于采取政教分离、信教自由政策,所以宗教派别较多,各宗教自由发展,和平共处。

因此,美国人来源于不同的民族,其语言、宗教以及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迁移到美国后,混居在一起,通过交流、汇合、融合,形成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文化,也有人称其为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而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1.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

在人类之初,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当时原始人类的共同习俗。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为整个民族成员所共有,流行于整个民族之中,渗透到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里。一个民族为了加强团结,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风格等,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所以,民俗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的形成,并表现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民俗与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如我国由于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在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等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控制的能力提高,民族之间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减小,民族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如蒙古族原为游牧民族,今天仍以牧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更适宜发展牧业。再如居住在大兴安岭中的鄂伦春族,目前狩猎仍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方式。居住在三江平原乌苏里江上的赫哲族,目前仍以渔猎为主。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其它行业困难较大。总之,像赫哲族的狗拉雪橇、捕鱼打猎,以鱼食为主和鄂伦春族骑马狩猎等民族的风俗习惯,无不深深打上了各民族与其地域环境关系的烙印。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因此,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当然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跟文化一样,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民俗的特征

民俗的特征分内涵特征和外延特征两部分:

1、内涵的特征。

1)民族性。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

2)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3)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

4)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如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2、外延的特征。

1)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

2)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民俗。

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二、民俗与环境

民俗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以分为:物质民俗,如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社会民俗,如 节日民俗、岁时民俗;礼仪民俗,如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精神民俗,如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口承语言民俗,如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1.民居与环境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的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类建筑的建造技术,不是靠专门教育机构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而是靠祖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它是通过实践与经验积累而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因此,各类建筑技术都是在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均能反映出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与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

1)建筑材料。一般而言,建房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用于建房的材料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各地域的建筑用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例如,在我国四川西部藏族居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这是因为该地属于山区,石材丰富。在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森林稀少,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很难找到石材,利用黄土的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洞,住在里面反而冬暖夏凉。在云南的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做成竹楼。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这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地形为冲积平原,但亦有丘陵与山地,住房就形成以木结构为框架,土做墙,草作顶的特色,后来,又发展成以土做成的砖为墙,土烧的瓦为顶,加上木结构,仍是以土与木为建筑材料。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地中海周围、印度南部、南美安第斯山区、我国的青藏高原,多用石材进行建筑。

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单元结构房就是一栋房舍中,除住人以外,还圈养家畜、存放农具与谷物。因此这种功能上的分区,不同地域的民族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这种房舍是长条形,房的一端住人,另一端安置牲畜,中间有的予以分隔,亦有不隔的。如我国四川西南部的彝族的住房就是这样,不过中间是以火塘作为分隔,人与畜各处一端。另外,我国藏族民间住房的功能多以分层形式解决,一般住房的底层作为饲养用,二层及三层住人、储藏杂物与谷物。美国印第安人的普韦布洛人住房也是二层,上层住人,下层储存谷物。单元结构房大多是一家一户居住,但也有的单元房相当大,内部分隔供好多家庭共同住在一起。如我国福建省西南部永定客家人建造的大型方形与圆形土楼(如图)。土楼一般有三至四层,每层房间少的有三四十间,多的有七八十或上百间。他们多以底层为厨房,二层作储藏用,三层、四层作卧室。每家自下至上为一小单元。住同一土楼的人多属同姓或同一家庭。这种住房是当年集体从北方移居来此的人建的,他们在这里为了生活与防卫,需要采用这种形式作房。这种住房也增强了客家人的凝聚力与尚武精神。




组合式的民间建筑就是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分别设在不同的房子里面,四周围有围墙,形成一个院落。如我国的四合院(如图)。四合院在北方农村,一般都是正房座北,有35间,正中开门,另外,东、西两侧各有面向院内的建筑,称作厢房,南面是墙,中有大门,成为完整的方形院落。在中欧、南美洲也有四合院住房,与我国布局大体相似。德国农村也有四合院。可见,这类建筑在世界上较为广泛。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由于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各地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建筑上为适应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保温防寒为主,所以墙不论是夯土或土坯都比较厚,房子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便于接受阳光。房顶有石板、草、瓦、抹泥,坡度平缓,有的甚至是平顶,这与降雨少有关。房屋内部的床多为土炕,充分利用做饭用的余热来提高室内与炕的温度。

而南方住房的墙体用砖,墙体薄,房顶用草或瓦,绝无抹泥的,房屋顶部坡度大,房体较高。这些都与通风、防热、减轻雨水对房顶冲击有关。房屋内部的床不用炕,多用木床、竹床。窗户不仅南墙有,北墙也有,而且南墙窗户与北方相比不太大,墙体多用石灰涂成白色,这与反射阳光,加强通风,并减少南面热空气进入室内以保持室内凉爽有关。房屋的廊檐较宽,有利于遮阳、防雨,增加凉爽活动空间。为了减少主房的热量,厨房多与主体建筑分开单独建房。如形成四合院,则四周的墙与房较高,面积少,紧凑,中间为天井,使其达到阴凉效应。

在美国,南北方的建筑也有明显差别。例如,北方的房屋烟囱多放在房顶的中间,为的是防止热量散发。房顶的两坡,有的是不等长,一般是南面坡短,北面坡长,为的是南面可接受较多阳光,北面则可少受风寒。南部房子烟囱则多置于建筑的一端,有的则把烟囱附在墙外边。另外,向南的房顶伸出墙体形成较深的檐或檐廊,目的在于减少阳光射入室内。有的地方由于地势低,为防止潮湿,保持室内干燥,房基远高于北方。

二、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首先表现在主食上。例如,在我国,“北方面、南方米”,即南方人爱吃米(如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等都是米做的),北方人爱吃面(如馒头、面条、烙饼、包子、饺子等)。这种饮食习惯当然是与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合于种植稻米,产量高;北方干旱缺水,宜于种小麦,因此主食小麦。在世界其它地方,如拉丁美洲人则爱吃玉米,东欧人大多爱种黑麦。这些情况主要是与各地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有关系。

其次,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与蔬菜。在这方面更是多种多样,举不胜举。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是以猪肉作为主要肉食,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则以牛肉作为主要肉食。这种与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在亚洲大陆东岸,属季风气候,降雨与高温组合好,有利于夏季作物生长,但冬、春干旱而低温,作物不能生长,草类也生长不好。因此草在冬、春季缺乏,喂养食草动物的牛羊就很不方便,结果,东方人就选择了农业生产与养猪相结合,猪是以淀粉质物质作食物,虽消费些粮食,但除提供肉食以外,还带来大量肥料,对人的营养与农业生产都很有利;而西欧气候是冬季湿润,温度高,冬季草类仍然生长,从历史上来看,西欧的农业很早就采取休闲制,休耕地让草生长,以恢复地力。有草就可以饲养食草动物,开始以羊为主,后以牛为主。所以西方人爱食牛肉。与此连带的是奶制品在西方食物中亦占重要地位,而中国及东方的民间食品中除游牧地区外,很少有奶制品。

再次,口味也有较大的差异。如中国有“南甜北咸”之说,因南方湿度大、人体蒸发少,不需补充过多的盐分,同时盛产糖料作物,因此,口味偏甜;北方干燥,人体蒸发大,盐分排出较多,需要补充盐分,口味偏咸。此外,北方人吃醋较多,因为北方水中钙含量高,醋可以防止结石病。

再次,不同饮食分格也有较大差异。如中国,北方饮食粗犷,如关中“面条如腰带”、“锅盔似锅盖”、“碗盆难分开”等,东北的有关吃的名词前加一个大字,如“大馒头”、“大菜包子”、“大饼”等。

特别是菜系的形成,跟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更密切。

三、服饰民俗

服饰也深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特有的生活习俗等原因,服饰方面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喜欢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皮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登皮靴。如赫哲族男子,冬天多穿鱼皮、狍皮、鹿皮大衣,夏天爱穿大襟式的去毛的光皮板,袍襟上缀以鱼骨扣子,显得美观大方。女子的鱼皮和鹿皮长衣,则常于领边、袖口、衣边绣以鹿皮剪成的各种颜色的云纹和动物花样,或于衣边上饰以贝壳。

西北地区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和乌孜别克等民族的服饰的共同特点是,男子喜欢穿对襟长衫,束腰带或皮带,常佩小刀、打火石等随身物品,妇女则爱穿长裙,男女均戴精工制作的小帽,足登长筒靴子,但衣服的式样、装饰的图案花纹,各族又有细致的分别。西南和南方民族和服饰的共同特点是,多数民族的男子喜欢穿对襟短上衣,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妇女多穿统裙或长裙、百褶裙,男女均以布缠头和包头,跣足,但也有少数男女穿长衫和少数妇女穿裤子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拉祜族的服饰则具有青藏高原的特点。

三、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又称普及文化、大众文化),指在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地区上的文化。流行文化的内容主要由散播文化物品的工业,例如电影、电视、出版社等媒体塑造。流行文化并不只是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物的总和,而是由社会上接触这些产物的人与传播媒介的互动所产生的。

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

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

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由于这个三个基本特征,流行文化的兴起不仅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文化活动,迫使它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体制文化与民间文化)两个层次传型,而且使当代文化发展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危机运动。西方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种普遍的文化危机感为契机的。

“流行文化”的大众性、商业性(市场特征)(超女现象是一种流行文化)、消费性和享受性。

目前世界性的流行文化包括足球、服饰与快餐、流行音乐。


 

复习思考题:

1、民居中如何表现民俗与环境的关系?试扼要说明.

2、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民族的特征及分布?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

4、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

5、环境怎样影响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课程通知
    马蓓蓓副教授授课通知 马蓓蓓副教授授课通知 (3月1日)
    郭芳博士授课通知 郭芳博士授课通知 (3月1日)
    周忠学副教授授课通知 周忠学副教授授课通知 (3月1日)
    关于浏览权限的说明 关于浏览权限的说明 (12月10日)
    最新内容
    ·薛东前 教授课程录像
    ·周忠学副教授教学录像
    ·师谦友教授教学录像
    ·李武斌老师授课录像
    ·赵振斌
    ·延军平
    ·严艳
    ·马蓓蓓
    ·陈瑛
    ·周忠学
    版权所有 © 2007-2010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陕西师范大学 邮编:710062